01
(资料图片)
“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
民艺学专家潘鲁生总结:风筝早已与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华文明融为一体。
从唐代: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到宋代诗书记载: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
再到清代诗人高鼎写道: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彩缤纷是风筝的色彩
风筝文化是中国式的“秘密”
旧时的风筝,放飞快乐,寄托最纯真的梦想。
今天的风筝,放飞的是非遗传承的宝贵信念,传递是最具浪漫的中华文化。
风筝,古称“纸鸢”或“纸鹞”,最早起源于中国。天津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之乡,清末民初,天津的风筝达到鼎盛时期,作坊和风筝艺人数不胜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代表人物就是魏元泰。魏元泰师法前人、不断创新,在传统风筝工艺基础上进行改革,其风筝技艺在天津可谓是一枝独秀,独领风骚,被称誉为“风筝魏”。
02
“风筝魏”有哪些秘密?
创意合时的秘密
风筝魏风筝制作的创意题材来自历史典籍、古代传说、民间故事、百姓生活乃至时代故事、中外交流等,创意的主旨抓住时代脉搏或者主旋律、力争与时俱进。
样式设计的秘密
风筝魏的风筝产品在造型设计中大量地运用了几何学的轴对称、数学的黄金分割点,使作品美观多样而富有刚性。
彩绘逼真的秘密
风筝魏风筝彩绘施法自然,它融汇了中国古建筑彩绘、工笔重彩国画和民间绘画艺术精华,在构图、上色、线条应用等方面围绕所摹拟或者构想物象的基本特征展开。
平稳分行的秘密
确保风筝在风力适宜的情况下迅速起飞,在高空中平稳地、无故障地飞行,是风筝魏设计与制作的基础要求。
特殊技巧的秘密
风筝魏的创始人和传承者使风筝有发声、发光、变字、放条幅等功能。
随身携带的秘密
一支长与宽约2至4米的风筝,经过分解后能将尺寸大大缩减,装入盒中,这也是风筝魏风筝区别于其他流派风筝的主要原因之一。
03
“世代相传的手艺,不变匠心的手艺人”
生于“风筝魏”世家,作为风筝魏的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全面继承祖辈的风筝制作技艺和风格,同时不断创新,开发利用风筝魏这一传统文化,使古老的民间技艺焕发出青春活力。随之而来,魏国秋老师获得了各种荣誉及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并且,其“风筝魏”风筝作品,在全国和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等各类赛事和展示中获得了大量的奖项。魏国秋老师一直听从本心,走自己的路,无问西东,利用“风筝魏”作品传递民间地域文化,书写风筝独有的浪漫情感。
形态各异的风筝形状
弯曲起伏的风筝骨架
颜色鲜艳的风筝纹理
都在魏国秋先生的手下熠熠生辉
你想不想跟随魏老师
一起了解“风筝魏”
一起打卡“中国人的秘密”
04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报名
参加培训的学员需要通过
“天津青年宫”或
“天津市青年美术书法协会”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进行网上报名
填写相关信息
官方微信15822776335
备注:非遗研修+姓名
报名通过后,请添加官方微信15822776335。(备注:非遗研修+姓名)首次开课前两日,组织方将发放相关听课指南,告知在线听课具体的操作方式。
(课程缴费及小程序等相关问题,请关注培训研修班事项公告)
风筝魏的秘密
抓紧来探索~
再不来就要开班啦!
抓紧来报名吧!
快快扫码了解非遗研修课程的详情吧
更多特色非遗项目等你来!
下方文字可直接点击,跳转完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