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际海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近期通关迅速、消费回暖,国际海产养殖企业积极来华抢抓市场。分析人士也表示,中国消费市场的复苏,有利于推动国际海产市场重回良性发展格局,更有利于国际海产产业链上的中国经销商、加工商等参与个体重建经营信心。
(资料图片)
进入2023年以后,中国市场释放的积极信号为国际海产品企业密切关注,料需求景气度上行为大概率事件,届时国际海产品市场有望回到供求两旺的良性格局。不仅是国际海产养殖及捕捞企业,国内进口经销商及深加工企业的经营信心将得到明显修复。
蓬勃发展的中国海鲜市场为国际海鲜出口商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加上国内水海产品供应的紧缺,使得中国的海鲜进口量逐年增加。
随着进口到中国的高档海鲜的增加,餐桌上的高档海鲜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奢侈海鲜包括龙虾、螃蟹、鲑鱼、牡蛎、海参和许多其他海鲜。奢侈海鲜消费者不仅是富人,也是新兴人群中国的中产阶级。收入的增加和中产阶级的壮大为保费收入带来了诱人的前景中国海鲜市场。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海鲜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第一章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一节 国际海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际海鲜产业发展现状
海鲜产业指的是与海洋生物、海产品相关的产业,包括渔业、养殖业、加工业、贸易业等。该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和就业机会,但也存在过度捕捞、环境破坏等问题。
国际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渔业方面,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有渔业,其中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美国、日本等国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国家。但由于过度捕捞等问题,许多地区的渔业资源出现了衰退。根据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全球渔业产值规模约为4016亿美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3.3%,2021年全球渔业产值规模增长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带动。
图表:2019-2021年全球渔业产值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养殖业方面,养殖海产品已成为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藻、贝类、虾蟹等。中国、印度尼西亚、挪威、智利等国是养殖业的主要国家。根据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全球海鲜养殖产业产值规模约为2512亿美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8.9%。
图表:2019-2021年全球海产养殖产值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海产品加工业方面,世界各地都有海产品加工业,主要加工海鲜、海藻等产品,其中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的海产品加工业规模较大。
图表:2019-2021年全球海产品加工业产值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全球海产品加工业产值规模约为2494亿美元。
贸易业方面,海洋产品是全球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冷冻海鲜、干货、罐头等。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均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产品贸易国家。根据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全球海产品贸易额约为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约为7,972亿美元,进口总额约为8,621亿美元。2021年全球海产品进出口额较2020年同比皆有所上升。
图表:2019-2021年全球海鲜产业贸易额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而言,国际海洋产业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趋势,但也面临着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重要关注点。
二、国际海鲜产业发展趋势
国际海鲜产业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可持续开发趋势
由于过度捕捞等问题,国际海洋产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资源保护、养殖和渔业管理,以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产业也在不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应用,如水下机器人、智能养殖系统、渔业信息化等。
大数据应用
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情况,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产品多样性
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使得海洋产业向多种产品方向拓展,如藻类、贝壳类、软体类、甲壳类等,同时也出现了更加多样化的加工方式和食品创新产品。
国际合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国际之间的合作也变得日益重要,例如共同开发海洋牧场、联合防范非法捕捞等。
绿色消费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健康的食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将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更多有机、绿色、可持续的产品。
三、国际海鲜产业面临的形势
国际海鲜产业面临着以下几个形势:
资源短缺和保护
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一些主要的海洋资源已经非常稀缺或处于威胁之中,需要采取措施加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安全性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不断提高,海洋产业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出更加多样化、高品质的产品。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海洋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产品的生长和质量都会产生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价格波动和国际竞争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海洋产业需要灵活调整产销策略。同时,各国海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需要提高竞争力。
非法捕捞和渔业管理
一些地区存在非法捕捞现象,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各国渔业管理的标准和方式存在差异,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共同的管理措施和规范。
欲了解更多关于海鲜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海鲜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咨询报告》。